第179章:迁怒
张海山似乎就等着方言问这句话,哈哈一笑:
“小言啊,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设备不是太多,一台铲车,两辆卡车,还有钻孔机和破碎机什么的对了,好像还有一台六成新的挖掘机!”
开玩笑,自己动用了那么大的人情,不让方言知道知道自己牛 逼怎么能行!
不仅是年轻人喜欢装 逼,老年人也喜欢炫耀有没有。
没见那些路边下棋的大爷,经常吹嘘当年如何吗,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小孩子还是老帮子,大部分都喜欢人前显圣。
方言很高兴。
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正想着去哪里找挖掘机呢,没想到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张主任,我以前听别人说你能力强,还没什么实质性的感觉,没想到是真的,这么快就帮我们申请到了矿山设备,咱们新城县有你这样的主任,真是老百姓的福气啊!”
张海山:“”
一众革某会成员:“”
不要脸。
这小子太特 么不要脸了!
怪不得张海山这么喜欢他,原来这么会说话!
不是方言拍马屁,是真心表示感谢。
人家张海山和自己非亲非故,又是托人情,又是找关系,给自己弄来了这么多好处,难道还不值得给人家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吗?
如果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只知道一味地索取,那还做个毛的生意,找地方装清高去球!
别说什么张海山有私心,有目的,谁做事情没有私心,谁没有目的?
不是图利,就是图名,要么就是图美色
帮助别人还丝毫都不起心动念的,那是断绝了七情六欲的圣人,绝对不是普通人!
方言可不管张海山图什么,只要不算计自己就行。
至于被人说成拍马屁?
开玩笑,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有几个没有给领导溜须过?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大哥比二哥,都特 么一个球样,谁也别笑话谁!
回到尚京大队,方言立刻带人进山。
这次就不光是野猪了,山鸡,野兔,打了一大堆,就连野山羊和野鹿都各打了一头。
这还不算,方言还亲自跑到河边,钓了两条大鲤鱼,准备好好招待省矿山机械厂的人。
省矿山机械厂,是本省顶级的大企业,方言要干事业,以后少不了和人家打交道。
现在趁机打好关系,以后不知道可以省多少功夫!
张海山没有忽悠方言,快天黑的时候,一排巨型机械,轰隆隆地开进了尚京大队。
尚京大队的一众村民,几乎全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站在路边瞧稀罕。
“乖乖,这比之前方老三弄来的机器还大啊!”
“好家伙,方老三的能耐越来越大了,这是要上天啊!”
“哈哈,这下我们向阳集团要发财啦!”
“狗屁的向阳集团,老娘看你们根本就发不了财,赔死你们!”
“张寡妇,再敢诅咒我们,信不信我去找方老三,告你的状!”
“”
方言也震惊了。
原本以为和之前新原矿务局卖给自己的设备差不多。
万没想到,无论是铲车,还是破碎机,都比自己的设备足足大了两号!
有了这些设备,短时间自己是不用发愁了,暂时满足整个新城县的需求应该完全没有问题!
“各位师傅,一路辛苦了,赶紧进屋休息休息,待会儿咱们就吃饭!”
来给尚京大队送设备,矿山机械厂的众人那叫一个郁闷。
别的同事都是去大矿出差,自己却是鸟不拉屎的小山村。
领导的良心大大滴坏了,心眼子特 么偏到茄子地里了!
去大矿出差,和给小村子送设备,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人家大矿是什么条件?
小山村是什么光景?
用屁股想也知道,自己那些同事肯定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自己呢?
不用问,肯定是野菜团子配玉米糊糊,能有个白面馍吃就不错了!
所以,哪怕方言准备了欢迎仪式,一众社员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省矿山机械厂的一帮家伙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开玩笑,看看这帮土包子,身上穿的是什么破烂?
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省矿山机械厂工作服多么漂亮,就知道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瞧不起农民。
毕竟现在人的势利眼还没后世那么严重。
很多工人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民有着天然地亲近感。
之所以态度如此恶劣,完全是把对领导的怨念,迁怒到了尚京大队众人身上。
“方队长是吧,你们大队有没有供销社,我们想买点吃的?”
方言两世为人,什么没见过,一看这帮家伙的表情,就知道是嫌弃尚京大队条件落后。
方言没有生气,毕竟他们看到的是事实。
尚京大队的人,绝大部分住的都是土坯茅草房,连砖瓦房都很少。
据说秦汉之前,华夏老百姓住的大都是砖瓦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居住环境竟然越来越差,倒退成了土坯房,找谁说理去!
“各位师傅,供销社比较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酒菜,不如咱们先吃着,需要什么东西,待会儿我让人去公社给大家买?”
一听有酒菜,有几个家伙的嘴立马就撇到了耳朵根。
没见识的土包子,我们到哪里没有人招待酒菜,还用说出来,想必也不会是什么好玩意。
肯定是自己酿的土酒,顶多杀一只老母鸡。
当谁没见过酒肉似的,我们缺那口酒喝,缺那块肉吃吗?
厂里同时派了好几波人出来,唯独他们来的是偏僻小山村。
说白了,就是被领导针对了。
不过,说句公道话,就冲着这帮人的情商,被领导针对也是活该。
方言多聪明的人,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对这种脑子缺根筋的家伙,方言有的是经验。
二话不说,先拉到酒桌上,狠狠灌一顿就老实了!
果然,看到满满一桌子酒菜,矿山机械厂的一帮家伙眼珠子险些没飞出来。
好家伙,这鸟不拉屎的小村子,哪来这么多好吃的?
一顿酒没喝完,矿山机械厂的人就跪了。
毕竟谁也和钱没仇不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方言当即就掏出一堆红包。
二话不说,每个人手里塞了一个。
“各位师傅,只要大家能留下来帮我培训一个月的人员,这些钱就是大家的!”
方言丝毫都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得让人难为情。
这年头,大家都讲究含蓄,哪有这么直来直去的,害得矿山机械厂一帮人特别不适应。
不适应归不适应,红包里的五十块钱还是挺香的。
借着酒劲,几个家伙当场就拍起了胸脯。
“方队长,瞧你说的,不就是帮忙培训几个人吗,用用不着给钱!”
“是啊方队长,都是为人民服务,给钱就见外了啊!”
“对对对,方队长你这人哪都好,就是有一样不好,太客气,哈哈,哈哈哈哈!”
“”
嘴上说得好听,几个家伙手速一个比一个快,毫无烟火气地数了数,就自然而然地装进了口袋。
接下来,气氛就更热烈了。
这哪是鸟不拉屎的小山村,简直就是风水宝地有没有!
想想那些去大矿送设备的同事,就算好吃好喝好招待,有自己吃喝的好吗?
更别说还有五十块钱的红包,这一趟跑得真特 么值啊!
出差期间,单位照样发工资,再领五十块钱,这种好事哪里去找!
“方队长,你就放心吧,以后我们厂要是有支援农村建设的好事,我们一定先想着你!”
“是啊方队长,几乎每年我们厂都有几次支援农村建设的活动,回去之后,我们一定帮你说说好话,多给你们尚京大队争取一些好处!”
“对对对,方队长你够意思,我们也不能掉链子,你就等着吧,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
方言嘴上感谢,心里却不以为然。
就算省矿山机械厂财大气粗,每年都要支援几回农村建设,也不是你们这帮不受领导待见的家伙能决定的。
张海山不知道动用了多大的关系,欠了多少人情,才勉强弄来了这几台设备,指望几个边缘化的司机帮忙,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吧!
不过,方言并没有说什么风凉话,相反,比之前还客气。
尽管这帮家伙决定不了设备支援给谁,让他们通个风,报个信,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几位师傅,不用太麻烦,什么时候有活动,只要你们能通知我一声,我一定会重重感谢!”
“重重感谢”四个字,方言咬得很重,几个家伙很快就听明白了。
合着人家早就知道自己吹牛 逼,图的不是自己能帮多大忙,只要通风报信就可以!
“放心吧方队长,包在我们身上!”
“方队长,别着急,估计要到五一左右才行,年前肯定是不会有了。”
“嗯,每年大概都是五一劳动节前后有活动,方队长可以留意一下!”
“”
知道方言不好糊弄,几个家伙说话正常了很多,没那么云山雾罩了。
“哈哈,几位师傅,我相信,咱们以后还会合作滴!来,喝酒!”
“喂喂喂,各位社员同志注意了,方队长跑了七八趟公社,终于把电申请下来了,大家很快就能用上电灯啦”
现在的尚京大队,已经不是以前的尚京大队了。
大喇叭播报通知,不需要队长、支书亲自吆喝。
方言弄了个播音员,专门负责宣传工作。
让手下播报,比方言亲自播报的效果要好,毕竟有些话方言自己不方便说。
比如赞美一下方队长的功劳,为了给大家申请电线入户,付出了多少辛苦之类。
还有一些容易挨骂的事情,交给播音员播报也是相当有必要。
“对了,刚才忘说了,想要电灯入户,供电所每户要十块钱的费用,咱们方队长差点儿和人家打起来,吵了好几架,还找了上级领导,才把费用降到了一家五块钱,大家要记着方队长的好啊!”
尚京大队一众社员:“”
这年头信息闭塞,老百姓接触外界比较少,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播音员说什么,大家就相信什么,几乎没有人怀疑方老三是在忽悠大家。
其实,方言也真的没有套路人,供电局真是准备每家每户收十块钱的入户费。
只不过,方言和张海山有关系,这才把费用降到了五块。
千万别觉得入户费不可能,即便到了几十年后,某些地方还有暖气和天然气的入户费,何况是现在。
别说国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政策,就算有,到了地方也不一定能完全按照规定执行。
刚听到要电灯入户的时候,几乎所有社员都高兴得直拍巴掌。
可是,后面又说要交五块钱的入户费,相当一部分人就不乐意了。
“什么狗屁供电所,竟然要五块钱,怎么不去抢!”
“五块钱不多啊,以后家里就能用电灯了,多亮堂啊!”
“放屁,交了五块钱,以后还要交电费,你当是让你白用啊!”
“靠,还要交电费,不会吧?”
“”
方言也就是通知一下,谁愿意用谁用,不用拉倒,绝对不强求。
方言记得清楚,上辈子到了几十年后,向阳村安装天然气管道,还有人嫌入户费贵,不愿意安装,何况是现在。
别说天然气,就连自来水都有人不用,你敢信?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自己想不开,活该受罪!
当然,有的人并不是小气,是真穷。
别说五块钱的入户费,就连电费都交不起。
对于这种人,方言完全就是敬而远之,这叫什么来着
对了,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除了真正的老弱病残,家里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如果还把日子过成这样,纯粹就是活该!
“播音员”说完,方言最后补充。
“各位社员同志,如果是五保户,家里没有劳动能力的,入户费咱们大队出四块,自己只要拿一块钱就好。不过,以后的电费要自己拿,想扯电线的,抓紧时间报名啦!”
什么,五保户为什么不全免?
不好意思,方言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帮助可怜人,但绝对不会养活寄生虫。
所谓五保户,并不是就真穷得一分钱没有,国家每个月都会发一定的钱粮。
尽管不多,一般也就是相当于五块钱左右,但顾住一个人的吃喝是够了。
集体有时候再分些粮食,就算再穷,只要不浪费,多了没有,一块钱绝对能拿得出来。
何况,就算出了钱,以后尚京大队经济改善,方言还会想办法照顾他们,根本就不会吃亏。
说白了,方言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想要把日子过好的态度。
如果一分钱不花,白得来的东西,不会有人珍惜,哪怕是五保户也不例外。
即便只掏一块钱,也会仔细思考,自己要不要用,如果不需要,就不会浪费。
就像几十年后老人免费坐公交一样,如果不要钱,上个厕所都要坐车。
哪怕只收一毛钱,如果不需要,很多人就不会再坐车了,可以节省一部分公共资源。
有张海山坐镇,供电局的效率不是一般快。
以前扯过一根电线,有现成的电线杆。
变压器和电线备齐之后,立马就能拉线安装。
只用了三天时间,尚京大队的线路就改造成功了。
为此,方言还请供电局的人喝了一顿大酒!
现在新城的很多部门都知道,尚京大队有个年轻的生产队长,工作能力怎么样不知道,特别够意思是真的。
只要和他打交道,就绝对不会吃亏,最少也是一顿好酒好肉好招待!
电一来,方言立马把城里的几个大烤箱拉回了尚京大队。
假借新原招待所的名义烤面包,毕竟不靠谱,万一有人调查,很容易露馅。
方言用向阳集团的资金,把手里的设备买了下来,成立了一个向阳集团旗下的食品加工厂。
摇身一变,方言的私人面包作坊,变成了尚京大队的集体企业,从此可以随便扩大规模,再也不用担心被有关部门抄水表啦!
反正向阳集团的大头是方言的,赚钱也是他分得最多。
保险起见,牺牲一点点利益还是有必要滴。
除此之外,方言的两个嫂子,父母老两口,还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不管是在家里歇着,还是去向阳食品加工厂上班,都比之前要清闲得多,不会再没日没夜地那么累了!
而且,成了大队的集体企业之后,方言可以随便招工,扩大生产,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举报。
之前去申城购买设备的时候,方言就已经和厂家搭上了关系,现在只要拍封电报,把款打过去,等着收货就行。
至于对方收了钱,不发货怎么办?
方言根本就不怕,这年头,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生意的,耍赖皮的非常少。
尤其是申城的大企业,安全方面更是比较保险。
即便有问题,也是几年后,经济放开,私人企业泛滥之后的事情。
就在方言忙忙碌碌的时候,人民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哦,确切地说是三篇文章。
三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居然登上了人民报,出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人民报刊登高考作文,不但是对这三篇文章地肯定,更是对恢复高考地肯定,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高考的重视,提振了准备明年再考的考生的信心!
哪怕已经考了一次,很多人还是担心高考明年会取消。
万一政策有变化,如果拼命复习,明年又没有高考了,自己不就白费劲了吗?
很多人已经工作,已经结婚生子,如果明年的高考不能确定,真的浪费不起时间。
现在好了,就连人民报都刊登了高考作文,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抓紧时间复习吧!
因为引起了轰动,所以三篇文章的关注度非常高。
大家不仅关注文章的内容,还关心文章的作者。
尤其是那篇说自己十八岁就当了生产队长,一边劳动,一边组织社员生产,还要一边复习参加高考的作文,很多人都产生了质疑。
那家伙该不会是胡说八道吧?
十八岁,毛都没长齐,要说能当一个小队长,或许还有可能,文章里说的是大队长,扯淡的吧?
大队长和小队长,葙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通常情况下,像尚京大队这种千把口人的生产队,下面会分成几个小队。
正常生产劳动的时候,不用方言这个大队长亲自指挥,都是由各小队的小队长负责。
所以,只要没什么大事发生,方言就算天天躲在家里偷懒,也影响不到整个生产队的工作。
当然,天天偷懒是不可能的,这时候的老百姓可不会惯着你。
身为大队长,如果引起了公愤,下台都是轻的,还可能被上级追究责任。
十八岁,当小队长的有,而且还不少。
《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就是十八岁当的生产队长。
不过,他当的是小队长,和方言这个大队长,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队长就相当于校长,小队长也就是个班主任。
校长和班主任之间的差距,就不用详细说明了吧?
读者来信就像是雪片一样,铺天盖地飞往人民报总部。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质疑,文章里说的十八岁大队长,到底是真是假?
为什么人民报不仔细调查,要把一篇弄虚作假的文章登出来?
这年头,流行写信。
有些报纸,杂志,甚至是作者,收到的信多如牛毛。
最典型的就是后来那位写童话的作家,据说光是为了存放读者来信,就在北京买了十套房!
当年北京的房子还比较便宜,后来越来越贵,存放来信的十套房,也就水涨船高,不经意间就给那位作家带来了天量的财富,找谁说理去!
按照规矩,报社在收到读者的来信之后,一般会把读者写给作者的信,直接邮寄给作者。
人民报是大报,自然不会在乎那一点点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