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0章 夸奖!(1 / 1)

姜大山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并没有立刻翻看,而是先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年轻人。

这份报告的厚度,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他用手指轻轻地敲了敲封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全自动陶瓷流水线生产的建设报告》”姜大山缓缓念出标题,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威严,“小李,这份报告,你可是总负责人,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你都要负责任的。”

这既是提醒,也是敲打。

一个如此庞大的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浮夸。

李峰神色平静,迎着姜大山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姜领导请放心,这份报告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们团队反复论证、推敲过的”

“其中每一个数据,都有详实的实验记录和理论依据作为支撑。我以我个人的名义,为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掷地有声,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这份自信,源于他对技术的绝对掌控,也源于他脑海中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储备。

“好!”姜大山赞许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几分。

他欣赏的就是李峰身上这股子年轻人的锐气和担当。

随后,姜大山戴上放在桌上的老花镜,翻开了报告的第一页。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郑国维坐在一旁,端起秘书刚刚送来的茶水,轻轻地吹着气,眼角的馀光却始终关注着姜大山的表情。

李峰则挺直了腰背,静静地坐着,目光平视前方,心中坦然。

这份报告,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从整体框架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他有信心,任何懂行的人,都能看出这份报告的价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姜大山看得极其认真,时而眉头微蹙,陷入沉思,时而又舒展开来,露出赞许的神色。

他的手指不时地在报告的某个数据或图表上轻轻敲击,似乎在进行着无声的计算和推演。

原本李峰以为,姜领导作为最高负责人,可能只会看一个大概的纲要。

可没想到,他竟然看得如此细致,从项目背景、技术原理,到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再到成本核算、风险评估,几乎每一个章节,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这让李峰心中对这位老领导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敬佩。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姜大山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常年身居高位,执掌整个轻工业部,他的眼光和判断力,绝对是顶级的。

这份报告里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划时代意义,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姜大山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上了报告。

他摘下老花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然后将报告轻轻地放在了桌面上。

“了不起啊!”

姜大山看着李峰,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小李,你这份报告,写得太好了!太详细了!”

他用手指点了点报告,“这哪里是一份建设报告,这简直就是一份可以直接拿来指导施工和生产的计划大纲!有理论,有数据,有步骤,有预案,考虑得非常周全,甚至连可能遇到的困难都一一枚举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可以说,这是我这几年来看过的,最扎实、最严谨、最有价值的一份项目报告!”

得到如此高的评价,饶是李峰心性沉稳,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些统筹和整理的工作。”他谦虚地说道。

一旁的郑国维见状,也适时地笑着补充道:“姜领导,您是不知道,李峰这小子为了这份报告,在陶瓷厂那边几乎是连轴转,白天带着人搞实验,晚上熬夜写报告,人都瘦了一圈。不光是他,整个项目组的同志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呢!”

“恩,同志们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姜大山欣慰地点点头,目光再次转向李峰:“小李,报告我看了,写得很好。但是,纸上谈兵终觉浅,项目要落地,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现在,你跟我说说,你这边有什么实际的困难?需要部里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尽管提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再好的计划,没有资源支持,也只是空中楼阁。

李峰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认真地说道:“姜领导,郑司,困难确实有,主要还是在经费方面。”

“哦?说来听听。”姜大山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是这样的!”李峰不疾不徐地解释道:“全自动化生产线,无论是硬件设备的采购、定制,还是软件系统的开发、调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许多内核的电子元器件和精密仪器,国内暂时还无法生产,需要通过特殊渠道从国外引进,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我们五星陶瓷厂虽然去年的产值和利润都创了新高,但按照规定,绝大部分利润都需要上缴,厂里能够自主支配的资金非常有限”

“之前一期技改和二期工程的前期投入,已经基本把厂里的家底掏空了,所以!后续项目的研发和建设,我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部里在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李峰的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不夸大也不叫苦,完全是实事求是地陈述困难。

姜大山和郑国维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笑意。

他们就怕李峰什么都不说,自己一个人硬扛。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有时候也需要学会利用资源,寻求帮助。

“经费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姜大山大手一挥,语气十分果断。

“小李,你为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我们绝对不能让你为了钱的事情发愁!”(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