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除了他们之外,其余无论是散仙一脉,亦或者地灵一族,恐怕皆会下场,届时,诸圣化身齐临凡尘,各立学说,广收门徒,一场席卷人族的道统之争,已在所难免。”
他看向玄都,语气转为肃然:“我人教虽清静无为,不喜争斗,但若坐视诸圣瓜分人族气运,我教根基必然动摇。气运如水,流向他人之田,我田必旱。这已非简单的气运流转,而是道统之争。玄都,你说,这是否是个麻烦事?”
玄都此时面色已然凝重无比,他终于明白,师尊所虑并非杞人忧天。
诸圣下场,意味着人教一直以来超然物外的地位将受到挑战,若不能及时应对,人教在人族中的影响力必将大幅衰减,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关乎教派兴衰的“麻烦事”。
“那师尊,我们该怎么做?”
“倒也无须你操心,你好生修炼便是。为师下去与他们争辩一番便是,别看为师平日不怎么说话,但不代表为师口舌不利!”
言语间,太上蓦然分出一缕清气,赫然朝着地府而去。
太上分出清气没入轮回的刹那,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缓缓睁开道目。
他望着八景宫的方向,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弧度,随即又阖上双眼,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与此同时。
与此同时,正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亦是得到了本尊的提醒。
他放下刻刀,眼中闪过一丝玉清仙光。
“兄长倒是比我想象中反应要快。”管仲轻笑自语,“不过倒也无妨,来便来吧,反正此番道争比的可不是修为高低。”
同时,他也有些期待,他很想看看,兄长会拿什么理论来与他争辩。
“兄长向来主张无为而治,可如今天下纷争不断,诸侯互相征伐,正是需要确立纲常之时,固法理之刻!”
管仲抚须轻笑:“到时候看看是他那‘无为而治’能安天下,还是我这‘法理治国’能定乾坤。”
他缓步走向殿外,望着井然有序的临淄城郭。
街道上商旅循着划定的区域交易,士卒按着既定的路线巡逻,就连百姓的衣着都依照身份有着明确的规制。
这一切秩序井然的景象,正是他这些年来推行法理的成果。
而他的名声,也因为推行法理的缘故,变得日益壮大。
甚至还有人给他取了一个管子的名号。
“治国如修道,皆需遵循天地至理。”管仲目光深远,仿佛穿透虚空看到了洪荒初开的景象,“就如同日月运行有其轨迹,江河奔流有其河道。让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这便是最大的天道。”
“此乃天理,亦是法理!顺天者,自强。逆天者,必亡!”
洪渊界中,洪渊静坐于青莲莲台之上,周身被无数实质化的道纹环绕。
在吞噬了难以计量的大道功德后,他不仅伤势尽复,甚至还有了不少收获。
“嗡——”
随着他周身道韵的最终收敛,一股令万道臣服的气息自然流露。
此刻的他,仅仅是静坐于此,便仿佛成为了宇宙的中心,诸天法则都要围绕他运转。
“唉……”
一声轻叹自洪渊口中传出,竟引得诸天法则齐齐共鸣,整座洪渊界随之微微震颤。
界内生灵皆心有所感,不约而同地朝向这个方向虔诚叩拜。
“终究还是差了一丝。”
洪渊缓缓睁开双眸,眼底有无数宇宙在生灭演化,“混元太极大罗金仙四重天的门槛,果然不是那么容易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