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风运动服里的设计与心意 周六清晨的阳光刚爬过窗台,14岁的江逸晨就被书桌上的手机闹钟吵醒——不是上学日的早铃声,而是他特意设的“设计启动提醒”。
他揉着眼睛坐起来,一眼就看到书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封面用马克笔写着“隔壁小学运动服定制”,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运动小人,胳膊腿儿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逸晨,早餐好了!”
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煎蛋的香气,“对了,昨天隔壁小学的王老师来电话,说想让你帮忙设计100套中性风运动服,你还记得这事吧?”
江逸晨趿着拖鞋跑到厨房,嘴里还叼着牙刷,含混不清地说:“记得!
我昨天特意把画具都收拾好了,今天就开始赶设计图。”
他接过妈妈递来的煎蛋三明治,眼睛却盯着餐桌上的宣传单——那是上周学校运动会发的运动服广告,红蓝配色扎眼,男生款是宽肩短款,女生款是收腰长袖,明晃晃的性别区分让他当时就皱了眉头:“为什么男生不能穿浅颜色,女生不能穿宽松款啊?”
现在,这个疑问终于有了落地的机会。
隔壁的星光小学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之前订的运动服因为“男生款太闷、女生款太窄”被学生们吐槽,王老师偶然听说江逸晨在学校的手工课上设计过书包,还拿了奖,便特意找上门来,希望他能设计一套“不管男生女生穿都舒服、都喜欢”的中性风运动服。
吃完早餐,江逸晨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
书桌上摆满了他的“设计装备”:几盒不同颜色的马克笔、一沓画纸、一把直尺、一个圆规,还有他攒了三个月零花钱买的绘图板——虽然是基础款,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画出心里的想法。
他先把王老师给的需求清单铺在桌上,用荧光笔划出重点:“1 颜色不区分性别;2 版型宽松,方便运动;3 有口袋,能装小物件;4 印校徽,位置要显眼但不突兀;5 100套, sizes 从130到160码。”
“颜色首先要避开粉蓝对立。”
江逸晨咬着马克笔帽,在画纸上圈出几个颜色:浅灰、薄荷绿、米白,都是他之前在时尚杂志上看到的“无性别色”。
他想起上周去星光小学帮忙搬图书时,看到有女生穿着男生款的蓝色运动服跑跳,说“这个宽宽的舒服”,也有男生偷偷摸过女生的浅紫运动服,小声说“这个颜色其实挺好看”。
“就选浅灰做底色吧,耐脏又百搭,再用薄荷绿做装饰条,既亮眼又不夸张。”
他拿起浅灰色马克笔,在画纸上画了个大大的长方形,当作运动服的主体,又用薄荷绿在袖口、裤脚画了细细的条纹,像给衣服镶了圈清新的边。
刚画完颜色方案,房门就被轻轻敲了敲,妹妹江念熙端着一杯温牛奶走进来:“哥,你都画一个小时了,歇会儿吧。
对了,你设计的运动服,有没有考虑到胖一点的同学啊?
上次我们班的大壮,穿学校的运动服特别紧,跑操的时候都不敢抬胳膊。”
江逸晨接过牛奶,猛喝了一大口,眼睛突然亮了:“对啊!
我怎么忘了版型要宽松但不能邋遢。”
他赶紧在画纸上修改——原本画的上衣是直筒款,现在特意把肩线往外扩了1厘米,腰腹处加了隐形松紧带,“这样胖一点的同学穿不会勒,瘦一点的同学穿也不会晃荡。”
裤子更是改成了微喇款,裤脚能刚好盖住运动鞋鞋面,“跑跳的时候不会绊到,也比紧身裤舒服多了。”
念熙凑过来看,指着画纸上的口袋说:“这个口袋会不会太小啊?
小学生运动会的时候,要装纸巾、橡皮,有时候还要装小徽章,太小了不够用。”
江逸晨立刻点头,把原本画的斜插袋改大了一圈,还在口袋边缘加了个小小的按扣:“这样东西不会掉出来,也不用装拉链,小朋友用着方便。”
他还在运动服的后背加了个小小的反光条,用银色马克笔涂满:“下午运动会要是拖到傍晚,反光条能提醒老师注意学生,安全一点。”
等念熙离开,江逸晨又想起王老师说的“校徽位置”。
他翻出星光小学的校徽照片——圆形的徽章,中间是“星光”两个艺术字,周围绕着星星图案。
“要是印在胸口,太普通了;印在袖子上,又不够显眼。”
他拿着直尺在画纸上比划,最后把校徽位置定在了上衣的左胸偏上一点,还在徽章周围画了圈小小的星星图案,用白色马克笔涂了点高光:“这样既突出校徽,又不会太单调,小朋友肯定喜欢。”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妈妈喊他吃饭时,江逸晨的画纸上已经有了三张初稿:第一张是浅灰底薄荷绿条纹款,第二张是米白底浅灰条纹款,第三张是浅灰底加白色星星图案款。
他把画纸叠好放进书包,吃饭时还在跟妈妈念叨:“我觉得浅灰底薄荷绿的最好看,既中性又有活力,而且薄荷绿夏天穿看着就凉快,秋天搭外套也好看。”
妈妈笑着给他夹了块排骨:“你自己觉得好最重要,不过也可以问问念熙,她比你更懂小朋友喜欢什么。”
下午,江逸晨带着初稿去找念熙“审稿”。
念熙正在房间里写作业,看到画纸眼睛一下子亮了:“这个薄荷绿条纹好好看!
比我们学校的红蓝运动服好看多了。
对了,你有没有考虑到女生扎头发的问题啊?
上次我看到星光小学的女生,跑操的时候头发总往衣服领子里掉,要是运动服有个小细节能方便扎头发就好了。”
江逸晨一拍脑袋:“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他赶紧跑回房间,在运动服的衣领内侧加了个小小的布扣环:“女生可以把头发绳挂在上面,不用的时候也看不出来,男生穿也不影响。”
他还在袖口加了个小小的魔术贴:“小朋友洗手的时候,能把袖子卷起来粘住,不会弄湿衣服。”
修改完细节,江逸晨开始画正式的设计图。
他先用铅笔在画纸上打草稿,从整体版型到口袋位置,再到徽章大小,都用直尺量着画,连条纹的宽度都精确到了05厘米。
画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上次去星光小学,看到有小朋友在运动服上贴卡通贴纸,便在设计图旁边加了行小字:“可预留小空白区域,供学生自行贴装饰贴纸(需提前与学校确认)。”
傍晚的时候,妈妈的朋友——开裁缝店的张阿姨来家里做客,江逸晨赶紧拿着设计图去请教:“张阿姨,你看我设计的运动服,版型会不会太复杂啊?
100套能不能按时做出来?”
张阿姨接过画纸,仔细看了看,笑着说:“你这设计很实用啊,没有复杂的剪裁,都是基础款加小细节,我们店做起来没问题。
不过你要注意,小朋友的运动服面料要选透气的纯棉混纺,不然跑操的时候会闷汗。”
江逸晨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面料:纯棉混纺,透气吸汗”,还特意标了个五角星:“谢谢张阿姨!
我明天就跟王老师说面料的事。”
张阿姨摸了摸他的头:“你这孩子,才14岁就这么懂设计,还考虑得这么周全,比我家那小子强多了。”
晚上,江逸晨坐在书桌前,开始给设计图上色。
他先用浅灰色马克笔涂满运动服主体,力道均匀,没出一点边界;再用薄荷绿马克笔细细画袖口和裤脚的条纹,线条笔直;最后用白色马克笔给校徽周围的星星涂高光,还在反光条上画了几道亮线,模拟反光效果。
画完后,他把设计图举起来,对着台灯看——浅灰和薄荷绿搭配得刚刚好,既不张扬又不失活力,口袋、魔术贴、布扣环这些小细节都清晰可见,校徽的位置也恰到好处。
“还差尺码表!”
江逸晨突然想起,100套运动服要从130码到160码,每个尺码的衣长、袖长、裤长都不一样。
他翻出之前买的童装尺码参考册,对着上面的数据,在设计图旁边画了个表格:130码衣长55厘米、袖长40厘米、裤长70厘米;140码衣长60厘米、袖长43厘米、裤长75厘米……每个数据都用直尺比着写,生怕写错一个数字。
等全部弄完,窗外的天已经黑透了,书桌上的台灯把设计图照得清清楚楚。
江逸晨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点发酸的手腕,却一点都不觉得累——看着画纸上完整的设计图,从颜色到版型,再到细节和尺码,每一处都是他用心琢磨的结果,他仿佛能看到星光小学的小朋友们穿着这套运动服,在操场上跑跳、欢笑的样子,男生女生都穿着浅灰底薄荷绿条纹的运动服,没有性别之分,只有满满的活力。
周日早上,江逸晨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学校,等着王老师。
当他把设计图和尺码表递过去时,王老师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逸晨,你这设计也太专业了吧!
颜色好看,版型也考虑到了小朋友的需求,还有这些小细节,比我们之前找的厂家设计得还贴心。”
江逸晨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问了我妹妹,还请教了开裁缝店的张阿姨,想着小朋友穿得舒服最重要。
对了,面料我建议用纯棉混纺的,透气吸汗,跑操的时候不会闷。”
王老师翻着设计图,不住地点头:“没问题!
就按你的设计来,我们这就联系厂家,争取下周就能开始做。”
看着王老师拿着设计图开心地离开,江逸晨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他想起周末赶设计图的日子:早上被闹钟叫醒,中午边吃饭边琢磨细节,晚上对着台灯上色到深夜,虽然有点累,但每次想到小朋友们穿上这套运动服的样子,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回到家,江逸晨把设计图的复印件夹进自己的“设计作品集”里——那是他用硬纸板做的本子,里面夹着他之前设计的书包、笔记本封面,现在又多了一套中性风运动服设计图。
他在设计图旁边写了一行小字:“设计不是只追求好看,更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小朋友,要让他们穿得舒服、穿得开心,没有性别标签的束缚。”
下午,念熙放学回家,看到江逸晨在整理作品集,凑过来看:“哥,王老师满意你的设计吗?”
江逸晨点点头,笑着说:“满意!
还说要尽快联系厂家做呢。
等运动会的时候,我们去看小朋友们穿,肯定特别好看。”
念熙也笑了:“那到时候我要给他们拍照,放进你的作品集里,当作你的‘成功案例’。”
兄妹俩坐在书桌前,一起翻看着设计图,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纸上,浅灰和薄荷绿的颜色显得格外温暖。
江逸晨想起自己一开始接到订单时的紧张——怕自己设计得不好,怕小朋友们不喜欢,可现在他明白了,只要用心去考虑别人的需求,把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到位,就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他拿起马克笔,在作品集的扉页上又画了个运动小人,这次的小人穿着浅灰底薄荷绿条纹的运动服,手里举着一个小小的奖杯,旁边写着:“江逸晨设计——为每一个需要的人,做有温度的设计。”
窗外的阳光正好,微风拂过窗帘,带来院子里栀子花的香气。
江逸晨知道,这只是他的第一个正式设计订单,但他已经爱上了这种“用设计解决问题、用作品传递心意”的感觉。
未来,他还想设计更多东西:中性风的书包、适合所有同学的文具、甚至是家里的小摆件,每一件都要充满心意,每一件都要让使用者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他低头看着书桌上的设计图,手指轻轻拂过画纸上的薄荷绿条纹,仿佛能摸到布料的柔软。
14岁的江逸晨,在这个周末,不仅完成了一份设计订单,更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明白了:好的设计,从来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用心,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