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6章 设立经济特区(1 / 1)

只有经济发展起来,才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好起来。

而且国家的各项建设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没有经济作为支持,很多研究都无法开展起来。

没办法,科学研究是需要经费的,没有研究经费,相关的项目就是没办法推进展开。

华国的经济发展能上一个程度,往后国内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会越来越好。

这个消息公布后,林子阳又找机会找秦喻安聊了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

现在改革在不断的推行着,个体经营也已经放开。

林子阳便建议再划出来一个经济特区,搞一下经济试点,引入外资投资办厂。

其实这个建议即便林子阳不去提,回头上面也会这样决定。

但是林子阳现在提出来,等于是加快了进程。

越早进行经济改革,推行有利的政策,就能让这个国家早点富裕起来。

秦喻安听了林子阳的建议,觉得非常的有想法,而且他的建议也确实给人一些参考和启发。

现在上面对经济改革非常的重视,内部都在组织经济方面的专家,研究改革的事项。

不过因为国内的特殊情况,有些国外的经验不适用国内,很多有用的经济政策无法在这块土地上推行。

经济领域的专家,只能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再研究相关的经济政策。

林子阳提出来的这个意见,就很适合目前华国去运用。

只是划出来一个经济特区,搞一下试点效果。

如果效果不错的话,那就可以放开到全国。

如果试点不行,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秦喻安一脸欣赏的看着林子阳,“还是你小子脑子灵光,这个划定经济特区的试点意见确实不错。

这事儿我回头就去和部里的人说一说,再和上面的领导聊一聊,争取能落实下来。”

林子阳笑着回了句,“秦叔,我是华国人,自然希望咱们的国家能早点儿富裕起来。”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我肯定尽量的多想点办法,给您多提点儿意见。

这件事您也得赶紧去办,去争取。

这政策早落实一天,咱们国家就能早发展一天。”

秦喻安也知道林子阳这小子是真的心系华国的发展。

能有这样的人才,也算是他们华国的荣幸吧。

“行,这件事叔肯定会早点争取落实的。

至于你说的这个搞试点的地点,有没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见秦喻安问到了这个,林子阳当即便给出来了自己的建议。

林子阳选的地点就是“鹏城”,因为顺应他上辈子的历史。

从上辈子国家选择鹏城作为试点改革开放的城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看出来,在这个地方设置经济特区不存在任何问题。

不过林子阳没办法拿着后世的历史说事,只能和秦喻安分析一下选择鹏城作为经济特区的原因。

“秦叔,鹏城那边毗邻港城,可以便捷的承接港城那边的产业转移和资本,地区上的优势明显。

再就是可以利用港城的港口,资金,以及信息,管理经验。

最重要的是那边的区位相对封闭,风险可控。

这里是个边陲小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和内地的交通联系并不发达。

如果在这里搞经济特区,即便是搞失败了,其实也不会对其他的地方产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这边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

粤省那边又是华侨之乡,人脉渊源。

同时鹏城那边远离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受到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稍微的小一些……”

林子阳的这一番分析下来,秦喻安都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这小子真的说的头头是道,让人挑不出任何的问题来。

只是秦喻安觉得有些怪怪的。

秦喻安想了一会儿,终于知道自己觉得奇怪的地方了。

于是他顺口冲林子阳问了句,“子阳,你小子之前是不是去过鹏城啊?怎么对这地方你这么了解呢?”

若是不熟悉的,没去过的地方,林子阳肯定不能说的这样的细致?

见被秦喻安问及,林子阳随口编造了一个理由,“秦叔,我没去过,我之所以这么了解,还不是因为我爱看书吗?尤其是全国各地的一些情况介绍类书籍,更是看了不少。”

秦喻安听了林子阳说的这份借口,倒是没有多想。

秦喻安不在这件事上纠结,又就着经济改革的问题,继续深入询问了一通。

两人就这样,一聊就是一上午。

聊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竟然都还没有聊尽兴。

不过就算想着再继续聊下去,那也不能眈误了吃饭,不能让自己饿肚子。

秦喻安便招呼着林子阳坐下来吃,等着吃过了以后再继续聊一聊。

林子阳自然没什么意见,于是便坐下来,和秦喻安两口子一起吃饭。

午饭准备的很丰盛,一桌子菜,很多还是林子阳爱吃的菜。

秦喻安两口子都将林子阳当做自己的晚辈疼爱,每次他来拜访时,都尽量的给他多准备点好吃的,他爱吃的。

有时候秦喻安想着,怎么林子阳这样的优秀的大小伙子,不是他儿子呢?

这要是他儿子的话,可以天天拐回家和他聊这些了。

还是林怀钧有福气啊。

他若是和老林一样,有这样优秀的儿子,估计嘴都要笑咧开了。

秦喻安和林子阳吃过午饭,又继续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继续着方才没有聊完的话题。

除了聊了经济特区的事情,秦喻安又聊了一些厂子发展的问题。

虽然上次林子阳给提了意见,督促企业进行创新,自己先进行改革。

可是很多厂子就是跟不上发展,无法生产符合市场须求的产品,现在厂子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各种资金短缺,厂子员工的工资都有些发不出来。

因为这个,现在政府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负担。

林子阳一直就希望能开厂子,这会儿见秦喻安因为这事儿困扰着,便提议道,“秦叔,我觉得您可以建议上面对这些效益不好,负担比较大的厂子,进行对外转让。

若是能有私人接手,这样指不定还能进行改革,有挽救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